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革命年代延安那段激情岁月,传承红色革命文化,进一步涵养思政课教师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素养,8月3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38名教师在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延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唐立颖的带领下继续在延安开展"弘扬延安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研修班系列实践教学。
弘扬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8月3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38名教师一同来到抗大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各位老师参观学习的基础上,陕西延安干部学院枣园分院副院长高伟围绕毛泽东为抗大亲自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的校训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为老师们开展了题为《弘扬抗大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现场教学。讲述了在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里,党领导下的抗大克服“要教室,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等重重困难,取得了蓬勃发展。从1936年至1945年,总校共招生八期,相继创办了12所分校,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干部达10万多人,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通过对抗大精神科学内涵的学习,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要进一步发扬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
随后,全体教师来到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参观学习。这里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的所在地,毛泽东著名的《矛盾论》《实践论》和《论持久战》等著作都诞生在这里。在这里,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每一处革命旧址都讲述着一段峥嵘岁月里的红色故事,走进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对于思政课教师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一名普通的士兵,一个高尚的灵魂。8月31日下午,全体教师来到延安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巍然矗立的张思德雕塑,其中,“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格外醒目。《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全体教师聆听了陕西延安干部学院王家坪分院副院长董清颖题为《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演讲》的现场教学,讲述了自1933年参军后,张思德一切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平凡岗位上忘我工作,直至光荣殉职。他用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铸就了张思德精神,为全党全军树立了榜样。全体教师还一同诵读了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为人民服务》,各位教师在诵读中再次感受到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铸就伟大”的科学内涵,张思德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每一名共产党员要在工作中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辉煌。
随后,全体教师来到枣园革命旧址,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一同参观了中央书记处礼堂、作战室、机要室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王稼祥等中央领导的旧居。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毛泽东等同志在这里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继续领导全党和全国军民为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枣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背后都有感人的革命故事。
烽火摇篮,延安保育院。8月31日晚,全体教师于延安保育院共同观看了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跟随演员们一同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延安保育院》共分为回家、成长、转移、东渡四幕,讲述了抗战年代,保育员用生命保育儿童,为新中国保存了革命的火种的英勇事迹。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掌声不断,许多老师潸然泪下。延安保育院是烽火中的摇篮,党中央在延安期间设立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二保育院延安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洛杉矶托儿所等十几所院所,十余年间共收养孩子达5000余人。这些孩子中有些成为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许多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毕生的贡献。
文:李金梅
图:庞璐、杨飞
审核:张延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