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的云南考察,为云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融入教学和研究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参与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紧扣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云南担当,履职尽责,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服务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以“三个定位”为指引,以改革创新赋能育人实践。一是深挖理论,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融入教学,结合云南区位优势、绿色发展等鲜活案例,用“小故事”讲透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创新课堂形式,依托虚拟仿真技术、校社共建实践基地,打造沉浸式课堂,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动;三是聚焦实践育人,紧扣“新质生产力”“民族团结”等主题,引导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在服务云南“3815”战略中践行担当。通过教学改革,将讲话精神转化为“闯创干”的行动力,让思政课“活”起来、“实”下去,为边疆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对党的建设提出系列要求。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要加强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教师自身,也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做到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为传统文化传承指明了方向,期待云南在文化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绽放独特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民族地区要保留特色文化”,这对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云南多元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将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创新性更添风采。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力做实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逻辑理论与路径选择,共同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考察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的云南之行,既是战略部署,更是精神激励,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将花卉产业称为“美丽产业”与“幸福产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产业升级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劳动光荣、技能报国”的嘱托为指引,将高原特色农业、文旅产业等案例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匠心报国”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古城考察时强调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我联想到教学中如何通过东巴文化、茶马古道等本土资源,开展沉浸式民族团结教育。我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六要”标准锤炼自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培养服务云南“3815”战略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文:李璐苹
审核:庞璐、乔文红